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材料,有望彻底解决合成纺织品和渔具造成的海洋污染。
这种新型聚合物在海洋环境中仅需一年时间即可降解92%以上,同时保持与传统尼龙相当的强度。这项创新技术已发表在《先进材料》上,它为解决海洋中长期存在的塑料垃圾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,且无需牺牲性能或建造全新的生产基础设施。
解决海洋塑料困境
服装和渔网等尼龙制品是海洋污染的罪魁祸首,它们会在海洋环境中存留数十年。虽然存在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,但这些替代品的耐久性和耐热性通常较差,因此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并不实用。
由Hyun-Yeol Jeon博士和Hyo-Jeong Kim博士领导的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(KRICT)研究团队,研发出一种聚酯酰胺 (PEA) 聚合物,解决了这些局限性。他们将酯键的生物降解性与尼龙中提供强度的酰胺键结合在一起。
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兼共同第一作者Sungbae Park博士解释说:“这种材料克服了传统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局限性,同时具备尼龙级别的性能。”
强度与可持续性的结合
这种聚合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其生物降解性,还在于其卓越的机械性能。该材料的性能可与传统尼龙媲美,甚至在某些测试中超越了传统尼龙:
● 拉伸强度高达110MPa,超越尼龙6和PET
● 单根纤维束能够提起10公斤的物体而不断裂
● 耐热性使织物能够承受150℃的熨烫
● 一年内在海洋环境中的降解率为92.1%(相比之下,PLA为0.1%,PBS为35.9%,PBAT为21.1%)
● 碳足迹仅为传统尼龙生产的三分之一
这种性能与环境效益的平衡,使该聚合物适用于现有可生物降解材料无法胜任的应用,包括渔网、服装和食品包装。
生产工艺创新
该研究的一项关键突破是开发了一种两步熔融聚合工艺,无需使用传统生产此类材料所需的有毒有机溶剂。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。
对于商业应用而言,该工艺与现有的聚酯生产设施兼容。只需进行少量改造,现有的工业基础设施即可开始生产这种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,从而消除了广泛应用的重大障碍。
该团队已在一个10升的反应器中演示了高达4公斤的工业规模生产,这表明该材料已准备好进行更大规模的商业应用。
升级循环方法减少碳排放
除了性能和可降解性之外,研究人员还将可持续性融入到其聚合物的每一个基础成分中。他们利用从蓖麻油(一种不会与粮食生产竞争的非食用作物)中提取的长链二羧酸和从回收的尼龙6废料中回收的己内酰胺衍生物合成了这种材料。
这种升级循环方法显著降低了材料的碳足迹,将排放量从传统尼龙的8-1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/千克降至新型聚合物的2.3-2.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/千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