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买化塑

先登录再浏览,享受更多权益

登录 免费注册

技术前沿丨研究发现:PBAT地膜在环境释放的微塑料,最大降幅超70%

近日,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团队在《危险材料杂志》发表研究,首次系统解析了生物降解地膜PBAT在土壤中释放微塑料的动态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,为评估可降解塑料环境风险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
研究背景:可降解塑料的环境争议

聚乙烯(PE)地膜因不可降解性成为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,而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聚己二酸/对二甲酸丁二酯(PBAT)被视为替代材料。但此前研究发现,PBAT在自然环境中会释放微塑料,且释放速率高于PE,其环境安全性争议阻碍了应用推广。土壤作为微塑料的“储存库”,亟需明确PBAT微塑料的降解动态及对土壤生态的影响。

核心发现:微塑料释放的三阶段特征

研究将PBAT薄膜埋入土壤培养180天,发现主要释放<10微米的膜状微塑料,其尺寸和形状随降解过程显著变化,微塑料丰度呈现“先增后减”的动态规律:

初始释放阶段(0-30天):PBAT薄膜表面开始被微生物侵蚀,微塑料释放量快速上升;

关键释放阶段(60-120天):微塑料丰度达峰值,主要为小于10μm的膜状颗粒;

关键降解阶段(150-180天):微塑料总量较峰值减少74.7%,显示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显著。

微生物群落的协同作用机制

真菌作用:以腐生真菌(如腐木菌、裂丝菌)为主,通过物理破碎PBAT薄膜促进微塑料释放。

细菌作用:优势细菌(如疣微菌群)将PBAT微塑料作为碳源降解,加速其分解。

功能基因分析表明,碳代谢和塑料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不同阶段呈现显著差异,印证了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功能分工。

环境意义与应用启示

该研究证实,PBAT微塑料短期存在但可能被微生物吸收,减少长期污染风险;同时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(如pH、氮磷含量)及微生物多样性。

研究成果为设计“环境友好型”生物降解地膜提供了理论基础: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(如富集疣微菌门),可加速微塑料降解;同时需优化PBAT材料配方,降低微塑料初始释放量。这一发现对完善可降解塑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


给您喜欢的文章打个分呗!
(0)

专家库申请

Expert Apply

申请须知:

  • 1、

    具有涂料行业多年技术从业经验

  • 2、

    对涂料技术及工艺应用具有独到的见解

  • 3、

    解读涂料行业政策、法规、标准

  • 4、

    热衷于分享化工涂料行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

申请加入

您的申请已经提交
管理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

查看进度

专家信息审核未通过
请您返回修改相关资料,重新提交申请

重新申请

0

发布文章

0

文章点击

0

专家点击

发布技术文献 申请在线课堂开课
专家排行

申请加入专家库

*姓名: 姓名不能为空
*公司名称: 公司名称不能为空
*职位: 职位不能为空
*电子邮件:
*手机号码: 手机号码不能为空
*您所在行业:
化工
塑料
涂料
其他
请选择您所在行业
*您最擅长的领域:
1:
2:
3:
请选择您擅长的领域
*您的个人头像(要求200*200像素,或正方形涂料,小于1M,白底,免冠):
请上传您的个人头像
*自我介绍:
自我介绍不能为空 自我介绍不能超过1000字
《买化塑专家入驻协议》 请勾选《买化塑专家入驻协议》

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

COPYRIGHT©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.ibuychem.com

粤ICP备18136962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01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