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一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 MXene 纳米复合材料的水性环氧涂层,该涂层具备多级自修复功能,通过结合屏障机制与自修复机制,实现了卓越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。
MXene 基二维纳米材料在功能涂层领域极具应用潜力,但其易发生自聚集的特性,限制了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稳定性。曹俊杰(Junjie Cao)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三步构建策略攻克了这一难题,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防腐蚀性能的智能水性环氧涂层。
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纳米乳液组装法制备出介孔聚多 巴胺(mPDA)微球,再通过界面自组装将其负载到 Ti3C2Tx MXene 纳米片上,随后将钼酸钠(Na2MoO4)嵌入 mPDA 的介孔中,形成了层级结构的 MXene@mPDA@Mo(MPMo)纳米复合材料。
基于螯合与钝化作用的多级自修复机制
研究人员将 MPMo 纳米杂化物分散到水性环氧树脂(WEC)基体中。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显示,该涂层在 3.5% 氯化钠溶液中浸泡 60 天后,其腐蚀电阻(Rc)仍达到 7.26×108 Ω▪cm²,较纯环氧树脂涂层提升了三个数量级。
通过对划痕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、700 小时盐雾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- 能谱分析(SEM-EDS)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(XPS),证实了该涂层的自修复能力。力学性能方面,该涂层的附着力强度达到 6.59 MPa,拉伸强度达到 36.46 MPa,性能优于传统环氧涂层。紫外老化测试和热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其耐用性。
该方法通过 MXene 结构的屏障作用、聚多 巴胺的金属螯合作用以及钼酸盐的阳极钝化作用的协同结合,为下一代自修复水性防腐蚀涂层的研发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方向。
来源:曹俊杰(J. Cao)等。基于基于mPDA/Ti3C2Tx 复合材料的水性环氧智能防腐蚀涂层构建 —— 协同屏障效应与自修复机制. 《有机涂层进展》(Prog. Org. Coat.), 207 卷,109427 页(2025 年).
(0)